6月中旬,随着高温天气来袭,加之山西地区传出煤矿安检趋严,供应收紧,煤价出现快速反弹。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监测数据显示,截止7月14日,沿海区域动力煤终端用户存煤较去年同期增长32%;内陆区域动力煤终端用户存煤较去年同期增长15%。6月份以来,产地煤矿安全事故频发,部分地区甚至存在事故瞒报情况,为此,应急管理部指出,将扎实开展矿山事故瞒报大起底专项行动。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将在2023年7月15日至10月25日期间开展安全生产大起底、大整治、大提升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山西省印发了《山西省遏制矿山企业瞒报生产安全事故行为办法》;国家矿山安监局陕西局指出,将扎实推动安全生产综合整治和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2023行动这两项工作的开展。后市研判近期,华北东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华南等地出现多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水电出力不及预期,下游电厂日耗不断冲高,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监测数据显示,7月14日当周,沿海区域动力煤终端用户日均耗煤周环比增长9%,同比增长13%;内陆区域动力煤终端用户日均耗煤周环比增长9%,同比增长7%。主产地煤矿安监范围扩大。而截至目前,三伏天尚未过半,7月下旬将进入最热的中伏,下游电厂日耗或仍有进一步增加的空间,支撑市场煤价,同时,产地强安监将提振市场情绪,预计短期内,市场煤价将易涨难跌。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各方面在能源保供工作中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需求端民用电方面来看,当前正值三伏天,国内多地大范围高温天气延续,预计7月下旬,沿海日耗将持续攀升,民用电需求将较为强劲。*内陆区域存煤需要注意到,当前下游电厂库存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全国建材成交同比下降10.7%。
据CCTD观测,年初以来京唐港焦煤价格累计跌幅30%左右。主要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等价格持续回落。焦煤主流品种上涨50--200元/吨,近期煤焦市场偏强运行。但这不能说明焦煤紧张。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1-5月份中国累计进口炼焦煤3786.84万吨,同比增幅79.63%,进口总量由多到少分别依次是蒙古国、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澳大利亚等,其中1-5月主要进口仍然是蒙古和俄罗斯两国,蒙古国同比增幅达253.8%,该国进口炼焦煤占比近一半的水平。一、6月份煤炭价格下滑,下拉PPI走低国家统计局7月10日公布的经济数据表明,煤炭价格成为PPI走低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因为近期焦煤价格走强,市场价格上涨明显强于长协价格,且据笔者调查,多家煤企有调高市场焦煤价格的预期。煤矿出货相对积极,库存再次下降至低位。根据CCTD预测,迎峰度夏期间,5500大卡港口动力煤向上突破1000元/吨的概率不大,近几个月沿海八省电煤库存一直维持在3600--3700万吨的高位,5500大卡动力煤从760元/吨反弹,在840--860元/吨之间震荡,上行空间有限。吕梁主焦煤(A10.5、S2.8、G85)上调154元/吨至出厂价1486元/吨。
目前涨价后焦化厂利润由负转正,产量继续增加。焦煤在线焦煤不同价格体系走势图四、煤炭资源充裕,焦煤价格难以大幅走高据海关总署今日发布的数据,6月份,中国煤及褐煤进口3987.1万吨,同比增长110%,环比增长0.7%。动力煤上涨压力传到焦煤,导致焦煤主力品种向上突破2000元/吨的空间受阻,特别是在迎峰度夏之后,不排除港口动力煤价格走弱,拉动焦煤价格下行。6月下旬以来,煤焦市场呈现反弹的走势,焦炭第一轮涨价50元/吨已经落地,第二轮涨价50--100元/吨不等,部分钢企已接受,大概率全国各地会很快落地执行。
钢铁市场的需求改观扭转颓势,还需要时间。6月份煤炭、钢铁供给量增大,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分别下降6.4%、2.2%,同比分别下降19.3%和16.0%;PPI环比、同比均下降。

今年以来炼焦煤矿生产总体稳定,2023年1-6月测算炼焦精煤产量2.5亿吨,同步微增1.2%,国内焦煤近年来没有大型整装煤田新发现,加上焦煤老矿井较多,开采深度大,难于有效增产。因长协价格高于市场煤价,在6月初长协焦煤各成员企业就对价格进行了调整。
秦皇岛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走势后期需注意观察:一是进口煤的量能变化对国内的影响二是钢铁需求转变对煤焦的影响三是港口动力煤价格波动对煤焦的影响。前5个月累计挖掘机产量117524,同比下降17.8%,降幅较1-4月扩大1.4个百分点。京唐港焦煤价格走势后期煤焦市场研判一、煤焦资源宽松或产能过剩,价格不具备大涨的动力笔者预计,2023年新增焦炭产能约5039万吨,淘汰落后产能约4754万吨,年内净增约285万吨,焦化产能接近7亿吨,维持过剩局面今年夏季,煤炭市场供需矛盾并不突出,尽管消耗较快,但由于供应及时充足,电厂用煤不会紧张。预计本周末,煤价将止跌企稳,并回归上涨通道。加之煤价较去年同期低很多,部分终端释放一定数量的采购需求。
但全社会库存明显高于往年同期很多,且增产保供政策持续发力;叠加进口煤继续大量涌入,煤炭市场供需宽松格局继续延续。7月6日,江浙两省用电负荷双双突破1亿千瓦,比去年提前19、8天,后续日耗仍有进一步增加的空间,沿海电厂去库进程随之加快。
部分贸易商手上货源采购成本偏高,且对旺季预期向好,低价出货意向偏低,造成港口市场僵持为主,买卖双方成交较少。调入方面,受限于到港发运利润倒挂、价格走势难以预料等因素影响,贸易商发运市场煤积极性不高,长协集港货源仍占比偏高;调出方面,南方焖蒸难耐,持续提振用电负荷,下游电厂对长协煤拉运兑现积极,港口调出量保持高位,秦皇岛港、国投京唐港去库较快,国投曹妃甸四港存煤较高。
本周前半程,环渤海港口市场情绪有所走弱,个别刚需客户询货问价,接受价格较报价下浮10-20元/吨。其次,国内煤炭产量处于高位,主要煤港和铁路运输畅通,压车压船很少出现,海外进口资源也较为充裕。
目前来看,水电出力不理想,火电压力不小,电煤需求仍较为强劲,日耗易涨难跌,市场看涨情绪依然偏强。截止目前,环渤海港口总库存较六月初减少200万吨,同比去年基本持平,部分优质货源更加稀缺。七月份,高温天气背景下,电力负荷持续攀升,各环节库存加快去化。再次,尽管民用电负荷拉起,但受制于房地产疲软和外贸出口放缓等因素影响,非电行业承压。
首先,当前电厂、二港、长江口等各环节库存普遍较高,对于日耗略有提升的需求形成一定缓冲。由于环渤海港口库存一直处于去库状态,可交易的高卡市场煤较为紧俏;加之煤价倒挂,发运有限,更坚定了有货的贸易商挺价的决心。
正值迎峰度夏重要阶段,极端高温天气概率很高,日耗仍有进一步增加的空间。沿海电厂去库进程将加快,终端需求仍有释放可能,市场走势总体向上
沿海电厂去库进程将加快,终端需求仍有释放可能,市场走势总体向上。部分贸易商手上货源采购成本偏高,且对旺季预期向好,低价出货意向偏低,造成港口市场僵持为主,买卖双方成交较少。
调入方面,受限于到港发运利润倒挂、价格走势难以预料等因素影响,贸易商发运市场煤积极性不高,长协集港货源仍占比偏高;调出方面,南方焖蒸难耐,持续提振用电负荷,下游电厂对长协煤拉运兑现积极,港口调出量保持高位,秦皇岛港、国投京唐港去库较快,国投曹妃甸四港存煤较高。首先,当前电厂、二港、长江口等各环节库存普遍较高,对于日耗略有提升的需求形成一定缓冲。其次,国内煤炭产量处于高位,主要煤港和铁路运输畅通,压车压船很少出现,海外进口资源也较为充裕。七月份,高温天气背景下,电力负荷持续攀升,各环节库存加快去化。
但全社会库存明显高于往年同期很多,且增产保供政策持续发力;叠加进口煤继续大量涌入,煤炭市场供需宽松格局继续延续。截止目前,环渤海港口总库存较六月初减少200万吨,同比去年基本持平,部分优质货源更加稀缺。
预计本周末,煤价将止跌企稳,并回归上涨通道。由于环渤海港口库存一直处于去库状态,可交易的高卡市场煤较为紧俏;加之煤价倒挂,发运有限,更坚定了有货的贸易商挺价的决心。
今年夏季,煤炭市场供需矛盾并不突出,尽管消耗较快,但由于供应及时充足,电厂用煤不会紧张。再次,尽管民用电负荷拉起,但受制于房地产疲软和外贸出口放缓等因素影响,非电行业承压。 |